期刊阅览室      

分享到QQ空间

怀着芥菜种般的信心启航——何马小芸宣教士的宣教历程

赖朱惠芳

神呼召她踏上宣教之路

小芸得救后,满心爱主,于1971年在香港神学院完成神学装备。1975年受恩师屈均远先生的鼓励,赴泰北清莱美塞短宣,借着参与五个礼拜的短宣体验,看到满地熟了的庄稼却很少人在收割。泰民中泰国基督徒只有0.9%,信奉小乘佛教的占全国92.52%,到处偶像林立,还有信奉伊斯兰教、少数民族宗教、没有宗教的人。由此可见,那里是一块福音的“荒地”。于是,她被圣灵感动,放下家人的需要、自己身体健康的顾虑、以及装备不足的忧心,带着弱小的身体,1976年接受希伯仑差会的差遣,毅然迈出了长宣的信心大步。

初到泰国,挑战来自多方面。小芸需要学习泰文,了解当地文化,适应环境气候的差异,克服孤寂的情绪。除了协助美塞教会的妇女和儿童工作外,她亦兼负其他布道所主日学事工,特别在假期里到各山区举办圣经班、布道会及训练班等。穿梭于山区十分艰辛,有时还需要骑马代步。

神为她预备了终身伴侣

1979年,当小芸要起程回港往美国进修的前一晚,何以嵩传道向她表白:“我们的关系可否向前行多一步?”她明白他的意思,意味着她要考虑婚姻的道路。于是二人为此迫切祷告。

1980年,小芸被圣荷西基督徒会堂差派,返回泰北继续美塞教会的事奉,并且开展了联华新村的宣教工作。联华新村是1976年才开辟的华人村庄,居民生活清苦,又没有自来水和电力供应,小芸的生活又添加了新的学习。“生活就是事奉,事奉就是生活”,就是在联华新村孕育出来的事奉异象。

1981年,由于力工牧师证婚,小芸和何传道在曼谷心联礼拜堂举行了婚礼。他们没有婚假,当晚便乘12小时夜车返回美塞,因为翌日有主日崇拜,晚上有培灵会;礼拜一才有时间在其教会举办感恩婚筵;礼拜二晚,他们又乘车返回曼谷;礼拜三,何传道要去新加坡参加华福会,而小芸却需要去牙医诊所处理智慧齿。神亲自带领他们缔结连理,为天国的福音尽心尽力。无论在生活上、在宣教事工上,他俩都同心同行,相扶相助。

婚后,就要计划生儿育女!何传道祷告后,决定以事奉为重,暂时放下生养计划。后来,他想到自己的兄嫂遗下子女,需要抚养栽培,决定放弃生养自己的孩子!小芸为此事祷告后,为福音,甘愿顺服,回香港做了绝育手术!

1991年,小芸接受美国中国信徒布道会差派,到泰寮边界的昌孔县,继续她在那里的事奉,直到2018年退休,仍作为特约宣教士,直到如今。中信为小芸的宣教历程带到新的驿站,开辟了广阔的空间。

一块农田成为宣教的基地

神让小芸夫妇看到距离联华新村六公里外的泰国人居住的永通村,那里有庙宇没有教会,有僧侣没有传道人。他们祷告,求神把这地赐给他们。

1992年12月他们以一万泰铢订金购买第一块农田,总面积约1.2亩。祷告中,“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。”(箴22:6)带给他们清楚的异象,就是以福音为主导,以教育为主线,开始了儿童教育。

1994年他们建立了泰国基督教昌孔教育中心,并建起“颂赞学生宿舍”。宿舍现有住宿生41人。宿舍本着“生活就是事奉,事奉就是生活;生命影响生命,生命建立生命”的原则,用圣经来教导孩子们,操练他们灵修和祷告,在学习和生活中把圣经道理变成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事为人的习惯。

1995年成立永通教会,开展周六全日儿童事工。耶稣说:“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,不要禁止他们;因为在天国的,正是这样的人。”(太19:14)最多时人数有二百多人。

1998年又建立了基督教晨光学校,现有学生405人。学校的校训:认识真理,勤学立德。学校是“两脚一起走”双向教育,向学生传福音和教授知识,并鼓励全校师生要多祷告亲近神。每年有二次家长会,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学生的成长。每日学生集合唱国歌、背主祷文和聆听圣经真理,对神心存敬畏、对国家有贡献,作一个有使命有承担的人。

全家事奉,传承使命

小芸夫妇在事奉中,注重使命的传承。借着何家子侄及两个属灵儿女的服事,言教身教,共同生活,一起事奉。他们组成“提摩太行政团队”,承担不同的事工。八个成员从少年时期开始就立下志愿,接受严格的规范,回应何牧师的心愿:“至于我和我家,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。”(书24:15)他们聪明睿智,全部接受了高等教育,拥有学士和硕士学位,成为昌孔教育中心和永通教会的顶梁柱。

何文庆是何家第二代,三岁时就与叔婶——小芸夫妇同住了。2009年,神亲自呼召他成为晨光学校的校长,他本着“顺从、谦虚、感恩”的原则立己立人。他在中心服事了22年。赵诗敏是他的妻子,担任晨光学校的行政主任。

何文怡13岁的时候,就与他们一起生活,至今27年了。2019年她接小芸的棒,成为中心的主任;2024年10月被按立为牧师,负责永通教会的事奉和发展。她本着“人有心,神就有路”的信念,将自己奉献给神,以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原则,委身于教育中心,全心全意做主工。

何文泽是教育中心的副主任,彭慧真是他的妻子,担任晨光学校的校务主任。他很有建筑的恩赐,经常请教专业的工程师们,按部就班地协助建设和维护教育中心内的培志楼、培群楼、游泳池、全是恩典屋、以马内利屋、Shalom House 和永通教会等。他在中心服事了18年。他本着生命影响生命,教导孩子们从小就存着敬畏神的心行事为人。他也是专业的救生员,负责教授游泳课程,带领童军训练等。

何明信是第三代的继承人,是何文庆的儿子,今年只有14岁。五岁开始,他已经立下心志,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传道人。他有音乐的天分,借着不同的短宣队员的教导,九岁就开始在教会作司琴了!从小到大,他勤读勤抄圣经,并且将圣经打成泰文,制成单行本。

当然,除了家庭成员的全心事奉,神也呼召一些校友如李颂扬、杨美仙等一起同工,在教会和学校里忠心事奉。

转瞬间,他们在这片陌生的荒地上,默默地耕耘已34年了!何牧师带着丰实的成果,于2014年安息主怀。小芸仍然谨守岗位,培育接班人,以导师的角色,陪伴着“提摩太团队”,继续为天国的福音尽心竭力,完成从上头而来的召命!

本文链结:www.ccmcn.cn/read/read.aspx?id=prs20250306
网上转贴请注明"原载《传》双月刊第220期(新生网www.ccmcn.cn)"。
首 頁期刊阅览灵修小品晓君信箱观点角度时代热点培训资源网上音频